(一24-31)第六日的創造:安置地上的生物~包括人類。
(V26-28)人高於一切受造/人受造的二大使命:是要榮耀神.做管家(創二15;詩八6-8)~
(v26)神將萬物交亞當管理/管理地球是人的文化使命: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象,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補充資料~「我們」是指誰?
(一)指三位一體彼此對話。
.猶太人相信一位一體(Unitarian),不認同這裡是指三位一體的解經說法;有些基督徒說,三位一體的啟示沒有那麼早。古代近東為了對抗多神的社會,強調獨一神觀。舊約聖經原來是寫給猶太人的,「三位一體」的說法在猶太人中行不通;唯有在後來的教會中,三位一體比較能夠被接受。
.學者 NIC. Helmiton 的看法:他接受三位一體的說法~
這麼說,三位一體的啟示的確太早了。不過,在舊約裡,已經提供給我們很多的暗示,至少(一2)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已經很清楚的暗示聖靈的工作。
(二)指天庭的對話。
神與周圍天使的對話。以前多數人都接受,至少19,20世紀初期很多人都接受這樣的解經。1968年M. Weinfeld提出相關經文來反對~
(賽四十13)講上帝的創造大工:上帝創造時沒有人作過祂的謀士,上帝是獨立創造,祂不需要請問天使的意見。
(賽四四24)沒有任何存有與祂同在。所以「天庭之間的對話」不合適。
pleural of Majesty 古代君王自稱用是用複數來自稱。《以斯拉記》是波斯王宮裡的文獻,(拉四18)「我」原文「我們」,波斯王宮中,皇帝以複數自稱。
神的自我商議(self-deliberation):
(創十一7)人們建造巴別塔時,上帝說:我們下去看他們在做什麼。(賽六8)我(們)可以差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
小結:瑪莉偏向採(一)三位一體彼此的對話的說法。
(v26)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造人:
這裡的「形像」如何解釋?以關係來解釋「形像」。不是說我們身為神的子民有神性,而是指我們與神立約即與神有關係;這個人與神獨特的關係是人會敬拜神。聖經一再禁止我們按著人的形像來雕塑上帝。
神國度的應許~
舊約在新約的引用:第一個亞當是指人類,耶穌基督是末後的亞當。
新約時代的保羅是最會引用舊約的人,他將舊約加以詮釋,應用在保羅書信的書寫中;保羅神學在基督教神學中佔相當大的份量。
(羅五12-19)清楚指出人類來自同一個源頭,就是第一亞當和夏娃的事實。
保羅說:亞當預表耶穌基督,基督是末後的亞當,要來管理萬有;亞當乃是那以後要來之人的預像,亞當不過是基督的預像(林前十五45;羅五14)。他是指,神把萬物給亞當管理。然而,基督是末後的亞當,萬物至終要服在基督的腳下。
希伯來書也提到相同的觀點:希伯來書二章5-9節,把神派亞當管理萬有的事,應用在基督身上(引用:詩八4-8)。
但有人在經上某處證明說:「人算甚麼,祢竟顧念他?世人算甚麼,祢竟眷顧他?祢叫他比天使微小一點(或譯:祢叫他暫時比天使小),賜他榮耀尊貴為冠冕;並將祢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既叫萬物都服他,就沒有剩下一樣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們還不見萬物都服他;惟獨見那成為比天使小一點的耶穌(或譯:惟獨見耶穌暫時比天使小),因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貴榮耀為冠冕,叫他因著神的恩,為人人嘗了死味。(來二6-8)。
亞當原本有管理萬有的權柄。雖然當時還沒有萬國,但是因著亞當的墮落,神將人分散成列邦萬國,這萬國原是神的疆土。
基督的再臨、最後的救贖要使萬國萬民歸服在祂的腳下,成為上帝的國度。
由此觀點,我們可以知道,上帝國度的應許早就隱藏在神給亞當權柄、掌管萬有的這個應許中了。
1:27 神就照著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象造男造女。
1:28 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裏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參考網文:神如何創造人~
神以知識、公義、聖潔,並照著自己的形像造男造女,並賜給他們制伏世界上一切被造之物的權柄。如果我們說,在人的裡面有神的形像,是不對的,應該說人是神的那個形像。而人自己思想如先知,感覺如祭司,行動如君王,這就是神的形像。
(v26-28)加爾文的解釋:神讓人治理這地、管理萬物,這是一種工作的委任,也就是人的文化使命。
人的文化使命有二:
1.榮耀神:耶穌基督成了肉身,在地上與人類走過三十多人,祂為我們留下榮耀上帝的榜樣(約十七4;羅九21-23)。
2.做好管家:做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管理祂所造的;執行祂所交辦的(創一26-28;彼前四10)。
(v28)遍滿地面,治理這地~
這一節的重點不是要說:人可以為自己正當的目的開發大自然。生態學主張不應過度開發大自然、破壞生態,先進國家更要有自然復育的生態觀。
(v28)這一節可以是神給與人類管理自然,任意開發的應許根據嗎?不!如此引據則扭曲經文的原意。上帝要我們「治理大地」並不是給我們一張開發許可證,容許人類破壞秩序和濫用大自然的資源。
我們如何有智慧地治理和管理大地,因勢利導大自然可能帶來的災難?如何善用神賜與人類的文明委託權呢?答案不是在一章28節,而是在二章15節,亞當被「安置」在伊甸園,「修理看守」園子;這才是神託付的文化使命。
(v28)要生養眾多
生養眾多是祝福,然而,因著罪的結果,裡面也有咒詛:女人有生產之苦的咒詛,男人要流汗才得溫飽。我們要如何脫離咒詛呢?就是要信靠這位無罪的羔羊/神子耶穌基督曾經來過,為我們的罪死了、又復活了;因著對祂的信靠,我們身上有屬神的印記,雖然在世間仍有苦難,為了將我們形塑成基督的模樣,以致於我們這些得勝者將來要與主在天上一同坐王。
問:聖經說:孩子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如何看出這樣的祝福?創世記又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一28)。」我們今天是否仍要照著聖經的教導「生養眾多」?
答: 「生養眾多」的上下文是指:生養眾多為了要遍滿地面 。現在已經人口爆炸、糧食缺乏了,所以,我們不是要繼續生很多下去,生育有教導和養育的責任,生多了會造成社會的成本、環境的負擔。
生命的延續是令人欣慰的。當父母的,都會有如此深刻的體驗。至於懷孕的苦楚,聖經應許:女人若常存信心、愛心,又聖潔自守,就必在生產上得救(提前二15)。
1:29 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1:30 至於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並各樣爬在地上有生命的物,我將青草賜給牠們作食物。」事就這樣成了。
1:31 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六日。
(一29-30)人與動物最早是素食的。直到挪亞洪水之後(九3),上帝才允許人類可以肉食;到了末日,又要恢復素食;將會有獅子吃草如牛等等和平的景像,這是在以賽亞書十一章、六十五章提到的新天新地的應許。
創造的最高峰(一31)
第六日是創造的高峰。上帝創造地上的走獸,依祂的形像和樣式造人,使人和其他受造物有別,裡面有祂的靈,能夠治理、看守地上萬物;上帝看這一切受造物都甚好(v31),祂就在第七日歇了一切創造之工,就安息了(二3)。
「甚好、神看一切是好的」這一些類似的話沒有排除進化的可能,卻肯定表明萬物在受造之始已接近完美的設計。
(二1-3)第七日安息
2:1 天地萬物都造齊了。2:2 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經完畢,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2:3 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他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
第七天,萬物都造齊了。這一段不是開頭語,也不是附錄,更不是索引,乃是創造記錄的完結篇,也是下一篇的伏筆。
補充~安息日的意義:
要人休息,不可做工,也要守為聖日,敬拜主(出二十9-11)。
上帝對其所創造的非常滿意。
休息~人要歇了工,記念神的創造和救贖。
上帝不疲倦,祂不需要休息,祂至今還用祂權能的命令托住萬有,祂一直在做事。這也就是為什麼耶穌說:我父作事直到如今,我也作事(約五17)。但是為了給人作榜樣,上帝休息。耶穌說,人子是安息日的主。安息日的休息是記念上帝,把注意力放在神的作為上。
十誡:
在出埃及記和申命記都記載十誡。十誡的第四誡要人守聖安息/安息日。
(出二十8-11)當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華你神當守的安息日,這一日你和你的兒女、僕婢、牲畜,並你城裏寄居的客旅,無論何工都不可作;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申五15)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裏領出來,因此,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
出埃及記記載:要人守聖安息是為了記念神創造之工;申命記所記載守安息日則是為了記念上帝救贖的行為。
在基督裡的救贖是新的創造
出埃及記中上帝救贖以色列人,這是一種新的創造;在新約中,保羅說: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五17)。這個新生的生命既是救贖,也是新的創造。
對基督徒而言,我們今天在安息日不但記念上帝的創造,也記念上帝的救贖。
「什麼都不做」是外邦人安息的意思。對基督徒而言,把注意力轉到上帝的身上就可以在祂裡面得著安息。
滿心相信上帝所作的一切都甚好~
希伯來書說,以色列人因為沒有信心,所以不能進迦南地,不能進安息。過去以色列人在曠野,有很多的埋怨,所以希伯來書說:上帝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來三11;詩九五11)。
我們如果要享安息,則要相信上帝為我們所作的一切都非常的好;即便現在在水深火熱中,碰到挫折、失敗、難過,要相信上帝的安排是最好的;如果肯如此相信,就有安息。縱使被批評是阿Q,這也是上帝給基督徒的特權;因為如果沒有神的允許,逆境不會臨到我們。
下文: (創二4-二25)
延伸閱讀
創世記一到三章深度研經(創一1-23)
創世記一到三章深度研經(創一24-二3)
創世記一到三章深度研經(創二4-二25)
創世記一到三章深度研經(創三)
神創造人:神怎樣創造人?
如何研讀舊約 / 創世記 目錄 連結
創造論:神的作為:世界的創造
進化論/演化論 vs. 神導演化論 / 有神進化論 / 進程創造論
人人需要信仰:有神論 vs. 無神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