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版羅得


曉嵐心血來潮,將羅得拿來改寫改寫,各位看倌輕鬆看啦


現代版「羅得」~

羅得住在富饒的城市,還算是敬虔正直的公民,他雖然是從外地移入的新住民,但是表現還不錯,有信心作一些判斷。羅得作過區公所的(調解)委員,也是市政府的政務委員,他為人熱誠,慷慨好客,在城區裡被肯定。

羅得生活安逸富裕,偶爾給社區捐點小錢,甚而有點自滿,他在宗教情操和世俗罪惡之間選擇中間路線。羅得對社會不公有無力感,他雖然譴責社會生活糜爛,但是缺乏面對現實的勇氣,想想好歹把自己管好就好了。嚴格來說,羅得雖然不做壞事,常常也不自覺地捲入共犯結構中而不自知,他不是貪個小利就是在替當政者背書下間接得到一些好處。
羅得有點短視,貪戀世俗財物,喜歡住在生活機能佳的都會區,那是他好不容易從長輩那裡要到的大部分財產再加上自己經商買來的,即便那地方充滿色情和暴力,他還是不喜歡清靜的山區,嫌那裡不夠方便。

神介入羅得的生活,向他顯明他看起來是衛道人士,但是卻如此的偽善。

當教會界普遍認為大災難來臨的時候,羅得沒有任何的懷疑,但是他也沒有要學那些草根性強的基本教義派,他不會與強權對抗,說什麼「住民自決.誓死抵抗到底」、「全民公投」來悍衛所居住的土地,他也不會為所居住的地方爭取權益;因為他知道自己的世故和圓滑,認為沒有人會相信他。

當外來的人宣告此城將有毀滅性災難的時候,羅得雖然相信那是神透過人所傳達的話語,卻遲延不想走,他要自己的晚輩和親人先離開這城。羅得的心太留戀這個世界,或者我們說他太愛他所住的地方好了。他留戀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鄰里關係、與政黨高層的掛勾,即便他們並不那麼好。
還有,羅得貪戀自己建立起來的家族企業,雖然規模不大,卻能讓他稱王。這些總是讓羅得無限眷戀。羅得有時候也會向人說「錢財是身外之物」,但在關鍵時刻自己總是難以割捨。

羅得終於被迫離開了自己經營多年有所成就的都市。這個人們喜歡遷移居住的美麗城市原本是羅得的希望之都。那是個充滿情色與誘惑之城,在被毀滅的前夕,有十足的理由一再吸引人心在死亡之前回頭看她一眼。

羅得好像一無所有了,他在這大災難的打擊下充滿絕望,對未來失去信心。或許我們這麼說:與真理保持距離的羅得只是既得利益者,他攀附在名利雙收的主場優勢中,他的信心來自與環境/局勢的妥協,以致於不會被政敵打到趴,或是被推到邊緣,其實他打從一開始就從未有什麼太大的信心或信仰。教會朋友要他好好追求信仰,他總是說「我有受洗」其他的以後等我老了再說。

羅得在這場大災難之後,失去了立足點,更遑論什麼中間路線,從此對未來失去信心。羅得原本跟隨兩個傳道人信主,他知曉真理,是與神立約的,只是不認真追求,也因為後來移入的新環境中沒有人在堅持信仰,他也學不到必須堅持。

羅得是會妥協的騎牆派,然而,聖經相當寬容地給他下了評註「羅得是義人」。但是羅得的晚年卻因為她的女兒不懂得「女大避父」的箇中道理,而發生亂倫事件,造成後代子孫與親族間永不止息的爭鬥。

因此,我們冊封羅得的一生為「義人妥協淪亡記」。

 

延伸閱讀
創十三  創十四  十九1-29  創十九30-38  創世記研經 目錄 連結

 

本篇發表於 研經誌。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留言